定义
军事家,就是指对军事活动实施正确指引或是擅长具体负责军事行动的实施的人等。按此定义可以将军事家分为两类:战略军事家和战术军事家。一般被称为军事家者多为军队最高统帅或高级将领。笼统的概括,战略家、战术家和军事理论家都可称为军事家。军事家雕塑则是以这些人物为主体的雕塑作品,多用于纪念和宣扬,因此也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纪念性军事家雕塑,另一类是主题性军事家雕塑。纪念性军事家雕塑是为了纪念该人而雕刻制作的人物塑像,主要用于与该军事家有关的场地(出生地、工作地点及相关事迹发生地)或纪念馆等地方。主题性军事家雕塑是为了宣扬、宣传该人物,多用于校园、公园等公共场所,既是对该军事家的一种宣扬,也是对后来者的一种引导,可以让后人继前人步伐,奋发图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周恩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参与指挥过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制订过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的作战计划。
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红军之父,中国游击战术鼻祖。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战略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历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等职,“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与刘伯承等一同率领中原人民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彭德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历任红一方面军三军团长、八路军副总指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国防部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指挥部队参加长沙战役、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青化砭战斗、宜川战役等著名战役战斗,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直接指挥者。
林彪:湖北黄冈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在革命战争中立下大功,历任红一方面军一军团长、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代号101)、国防部长、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参与指挥过漳州战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平型关战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总结出六个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三种情况三种打法、三猛战术等。
刘伯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被誉为“军神”。“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历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参加过长征,率领部队进行七亘村战斗、长生口战斗、响堂铺战斗,后与邓小平率领中原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严重威慑国民党中心地带,后又成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昌都战役的主要发起人及指挥员。
贺龙: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历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师长,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兼西北军区司令员,是“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抗战时参与指挥忻口会战、曹家庄战斗、陈庄战斗,解放战争期间与薄一波同志负责战场后勤工作。
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党委书记,曾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代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代号501)等职,抗战期间,任新四军代军长,多次打败日寇袭击。在解放战争中又与粟裕、谭震林等率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的三次重点进攻,是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的主要军事指挥员。
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军队政治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历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代号102)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与陈光率领115师一部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指挥梁山战斗,予日军重大杀伤,与刘亚楼等协助林彪率百万大军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建国后两次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徐向前: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曾经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兼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司令等职,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33年至1934年,与陈昌浩指挥所部抗击国民党军20多万人的“六路围攻”,商潢战役,击败国民党精锐第2师,师长汤恩伯大败而逃,苏家埠战役,使用围点打援战术,大获全胜。后在抗日战争期间参与指挥响堂铺伏击战等一系列战斗,于日寇重大杀伤。解放战争期间,同周士第等指挥第一兵团使用“土行孙”战法,用坑道爆破战术一举攻克临汾。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曾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指挥过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击毙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旅团长,解放战争期间,任华北军区司令,参与指挥大清河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
叶剑英:1927年12月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后长期担任红军、八路军、中央军委参谋长等职。
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无产阶级军事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指挥过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等一系列著名战役,后担任新四军军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