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明清两代在故宫陈设铜狮子,不仅显耀宫廷的豪华,而且用以显示封建君主的“尊贵”和“威严”。这些铜狮分散在六处,每处都是一对。在中路,“前朝”的正门—太和门和“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前各一对;在西六宫,皇帝日常办公和居住的养心殿大门—养心门前有一对、后妃居住的长春宫前有一对;在外东路,乾隆皇帝做“太上皇”住处的正门—宁寿门和养性门前各有一对。
这六对铜狮造型生动,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它们都是蹲踞在铜座或石座上,其中五对是鎏金的。鎏金就是铜器的表面涂上金和水银的合金,经烘烤后,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物的表面。鎏金铜狮在阳光照耀下,更加绚丽,光彩夺目。铜狮都作张口露齿状,似乎正在咆哮怒吼;颈上有髦,颈下系铃和缨络;肢爪强劲有力,显示性格凶猛。每对狮子,在右边的,是雌狮,正伸出左腿戏逗小狮子。小狮子作仰卧状,口含大狮爪,充分体现母爱的温暖;在左边的,是雄狮,伸出右腿,正在玩耍绣球,使人联想到我国传说的狮子舞蹈动作,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故宫狮是皇家守卫门户确保皇宫安宁的瑞兽,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体态壮硕雄健、威锰无比、气势非常。统治者认为狮子不但可以避邪,还可带来祥瑞之气。
注:乾清门前铜狮子,两只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清朝皇家禁止臣子进入后宫,更严禁后宫干预朝政,严禁女人走到朝前去。这两座铜狮子的耳朵耷拉着,就是要警示后宫嫔妃和佳丽们,对于前朝的政事,要少听、少议论。
造型
故宫狮为雌雄一对。狮头饰鬃髦,颈悬响铃,肌肉发达,气势雄伟。雌狮前左脚下有一幼狮仰卧作嬉戏状,雄狮前右脚抚踩一绣球。底座有繁缛精致的卷叶纹。故宫铜狮已成为所有传统狮子造型中的典范。
作用
故宫狮不但可以避邪,还可带来祥瑞之气 ,能解除多种形煞,亦加强官威或屋主之阳气。爪子戏弄绣球的为雄狮,象征权威,爪子戏弄小狮的为雌狮,象征代代相传。
摆放
摆放狮子宜一雌一雄搭配成双为宜,一定要分清雌雄,左右不可弄混,当我们摆放时狮子风清楚便不会摆错。假如其中一只破损,应立刻更换一对全新的狮子,不能置之不理。因为我们都知道狮子很凶猛,所以在风水布局它用来阻止邪魔鬼怪入屋,因此狮头最好朝向屋外。如果是摆在窗口,狮头也一定要向着窗外摆放。